首頁 - 法務指南 - 勞動人事 - 勞動保護措施包括哪些?
發表于:2015-08-05閱讀量:(4469)
勞動保護是指國家和單位為保護勞動者在勞動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所采取的立法、組織和技術措施的總稱。
勞動保護措施包括:高溫作業、低溫作業、噪音作業、粉塵作業、有毒作業等勞動保護措施。
一、高溫作業勞動保護措施
高溫作業是指有高氣溫、或有強烈的熱輻射、或伴有高氣濕(相對濕度≥80%RH)相結合的異常作業條件、濕球黑球溫度指數(WBGT指數)超過規定限值的作業。為了防止在高溫作業中發生中暑,必須采取綜合性防暑降溫措施:
1、車間溫、濕度應符合《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由于工藝要求濕度較高的車間,也應滿足相關標準。
2、改革工藝過程,改進生產設備和作業方法,改善高溫作業條件,合理布置熱源,盡量隔絕熱源。加強通風,降低車間溫度。
3、對高溫作業工人做好就業前、入暑前的體檢工作,對患有職業禁忌癥的工人,不得安排其從事高溫作業。
4、夏季供給合理的飲料和營養,合理使用個人防護用品;進行合理的勞動組織管理,合理安排工作時間與休息時間。
5、加強宣傳教育,認真遵守高溫作業的各項管理制度。
二、低溫作業勞動保護措施
低溫作業是指,在低于允許溫度下限的氣溫條件下進行作業。低溫作業工作有高山高原工作、潛水員水下工作、現代化工廠的低溫車間以及寒冷氣候下的野外作業等。低溫作業的勞動保護措施有以下幾種:
1、車間溫、濕度應符合《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冬季要有防寒、采暖設施,露天作業要有防風棚、取暖棚。
2、車間、個人衣著干燥,進行耐寒鍛煉,提供高熱飲食,采取多種防寒措施;加強個體防護,使用個體防寒用品
3、進行合理的勞動組織管理,合理安排工作時間與休息時間。
三、噪音作業勞動保護措施
根據我國法規規定,工作環境如在85分貝以上即是噪音作業。噪音作業的勞動保護措施有以下幾種:
1、研制和選擇低噪聲設備,提高機械設備的加工精度和安裝技術,從而降低發生體的輻射聲功率。
2、改進生產工藝和操作方法,如用無聲焊接代替高噪聲的鉚接。
3、設立隔聲間,使工人與噪聲環境隔離。
4、縮短個人在高噪聲環境中的暴露時間,合理安排作業與休息時間,采用合理的個人防護用品。對接噪工人實行工種輪換制。
5、制定并實施工廠聽力保護計劃。
四、粉塵作業勞動保護措施
粉塵作業是指在地勘生產過程中各種接觸有害粉塵的作業。因為勞動者長時間接觸生產性粉塵,當吸入量超過一定濃度的某些粉塵時,將引起肺部彌漫性的纖維性病變,影響呼吸道及其他器官的機能,甚至患塵肺病。因此,粉塵作業勞動保護措施就顯得很重要了:
1、改革生產工藝、生產設備,盡量將手工操作變為機械化,密閉化、自動化和遙控化操作。
2、盡可能采用不含或含游離二氧化硅低的材料代替含游離二氧化硅高的材料;在工藝要求許可的條件下,盡可能采用濕法作業。、
3、定期檢測作業環境的粉塵濃度,使作業環境的粉塵濃度達到國家標準規定的允許范圍之內;加強對除塵系統的維護和管理,使除塵系統處于完好、有效狀態。
4、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對工人進行就業前的健康體檢,對患有職業禁忌癥、未成年工、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從事禁忌范圍的工作。
5、加強宣傳教育,普及防塵的基本知識。
五、 有毒作業勞動保護措施
有毒作業系指職工在存在生產性毒物的工作地點從事生產和勞動的作業。在生產勞動中生產性毒物對人體可造成職業中毒或職業性腫瘤、職業性皮膚病等職業病。有毒作業的勞動保護措施有以下幾種:
1、改革生產工藝、生產設備,盡量將手工操作變為機械化、密閉化、自動化和遙控化操作,控制與消除有毒物質,用無毒或低毒物質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質。
2、對生產過程中無法避免的有毒物質,通過安裝合理的通風、排毒設備,使毒物得到有效控制,降低生產性毒物的濃度,避免有毒物質與人體接觸,根據毒物的特性,選擇有效的個人防護用品。
3、根據國家有關標準結合職工數量和工作性質建立合理的衛生設施,設置盥洗設備。
>>> 《勞動安全衛生標準是什么》
4、對從事有毒作業的職工進行定期體檢,定期監測作業環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質濃度,保證有毒有害物質濃度在國家允許范圍內。
5、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避免中毒事件的發生。
本文版權歸易法通所有,轉載時請注明出處,必須保留網站名稱、網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隨意刪改文章任何內容,否則我公司將保留法律追究權利。
① 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我個人微信
② 關注后,發送關鍵字“干貨”2個字
③ 我給你發《勞動合同風險版》.doc
④ 每天找我要以上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