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藍色字體下載后有風險提示)
甲方(買方):
聯系方式:
地址:
乙方(賣方):
聯系方式:
地址:
簽訂地點:
甲方因承擔____公路工程施工任務,現向乙方購買一定數量、質量符合甲方施工工程設計文件及施工技術規范要求的____材料,為明確雙方的權利、責任和義務,經甲乙雙方共同協商,按照《民法典》的有關規定,簽訂本合同,雙方共同遵守。具體合同條款如下:
一、材料產地:_______________。
二、材料名稱、規格及數量
風險提示:標的物信息
買賣合同中應根據標的物的類型,在合同中將其特定化。防止因產品約定不清,而產生糾紛。
數量、價款要明確,包括數額的計量單位,大多數事項應由雙方協定,同時需要標出標的物的單價、總價,幣種、支付方式及程序等,各項須明確填寫,不得含糊。
1、甲方向乙方購買的各種材料規格、名稱、數量分別為:
各種規格名稱材料最終數量以甲方所承擔工程的實際需求量(包括甲方工程變更增、減數量)為準。
2、甲方因設計變更,需要增加或減少訂貨數量,須提前____天書面通知乙方。
3、若乙方超出上述總數量或當月數量向甲方供應材料,甲方有權單方面決定收購或不予收購,由此造成的一切損失由乙方自行負責。
三、材料價格
1、____規格的____材料到場(甲方收料場地)單價為:____元(大寫:____)。其中出廠價(含裝車費)為:____元;運費(含卸貨費):____元。除此之外,甲方不再承擔其它任何費用。
2、____規格的____材料到場(甲方收料場地)單價為:____元(大寫:____)。其中出廠價(含裝車費)為:____元;運費(含卸貨費):____元。除此之外,甲方不再承擔其它任何費用。
以上單價中包含原材料費、加工費、礦產資源稅(費)、江河管理稅(費)、營業稅、便道便橋費、過路過橋費、裝卸費、運輸費、安全費、管理費、利潤、稅金、損耗和其它損失費用及風險費用等。
四、質量要求
乙方所供材料應符合甲方所承擔的____工程設計文件及相應施工技術規范的要求。其主要質量技術指標如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質量檢測方式
甲方隨時或定期派質檢人員對進場材料進行質量檢測,經檢測不合格的材料,甲方工作人員有權拒絕收貨并責令清運出場,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由乙方承擔。如甲乙雙方因檢驗結果發生爭議,由甲方駐地監理部門最終檢驗確認。
六、交貨時間、地點及收貨計量方式
風險提示: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要明確,履行方式是送貨還是自行提貨這不僅涉及運輸費用的承擔,而且還將涉及貨物在運輸途中發生毀損、滅失風險的承擔問題;履行期限約定不明將會嚴重影響到合同內容的順利履行、實施,產生逾期交貨等糾紛。同樣的合同履行地點不明也會容易引發爭議。
如:有的合同對履行期限作出模糊約定,如“一個月內履行完畢”,但從何時起算一個月沒有約定,這就容易使雙方產生歧義,都作出對自己有利的解釋;如果將期限明確化,約定在“某年某月某日前履行完畢”則就避免了歧義的產生。
1、供貨期限:____。各種規格名稱材料分月供應量為:_____________。
2、交貨地點:____。
風險提示: 交貨地點
對于“交貨地點”應當明確約定,因為它涉及雙方的利益實現和標的物毀損滅失風險承擔問題。一般情況下,標的物的所有權自交付時轉移,風險承擔隨之轉移。如:在合同中約定交貨地點為賣方的倉庫,則意味著該貨物一旦出庫,其毀損、滅失的風險則轉移到買方處,因此,在簽訂合同時,對于交貨地點的選擇上,應慎重對待。
3、乙方在組織材料的生產過程中,應將生產的合格材料及時轉運至甲方收料地點或安全處,防止遭受洪水等自然災害損失。生產及運輸過程中造成的一切損失由乙方自行負責。
4、收貨計量方式
雙方確認數量后,應立即填寫簽認收料單作為結算貨款的憑據。收料單必須由雙方專門指定的人員填寫簽認。其它人員填寫簽認的收料單及涂改無效。
七、貨款結算與支付方式
風險提示:價款支付
在實務中,有的買賣合同只是簡單地約定合同款項的金額,對于款項的支付時間和支付方式卻未作出約定。這一漏洞將為支付方無限期不支付或遲延支付找到借口。
另外,需方應盡量采取銀行轉賬方式來履行支付貨款。明確付款的具體期限及條件,盡量要簡單、明確易實施,避免催款方因為無法舉證付款條件成就而不能主張貨款的風險。設定明確的逾期付款的違約責任,有效督促或威懾合同付款方。
乙方每月憑甲方指定人員填寫簽認的有效收料單到甲方材料管理部門結算上月21日至當月20日貨款,并提供已結算貨款總額的正式有效的稅務發票。當月結算貨款在____日支付____%,余款在合同全部履行完畢后____月內付清。所有貨款均通過轉賬或匯付至乙方銀行賬戶。
乙方開戶銀行:________________
乙方開戶賬號:________________
八、違約責任
按照《民法典》的有關規定執行。
九、合同爭議的處理
合同發生爭議,首先協商解決;若協商不成,則向甲方注冊所在地人民法院訴訟解決。

掃碼立即咨詢














下載完整范本(word版)
